(一)主要课程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干学科:教育学、体育学。
主要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田径、球类、体操、武术。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①社会实践(入学教育、军训、劳动教育、社会调查、毕业教育、就业指导等)②教育实践(教育见习、教育实习)③科研实践(毕业论文设计和答辩等)④专业实践(组织竞赛、训练与裁判实习、专业课程实验等)。
(二)课程结构与学分、学时要求(见表3、表4)
(三)主要课程简介
1、运动解剖学(sports anatomy) 6学分 96学时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必修课。主要讲授人体的组成、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器管、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形态结构的基本特征和运动器官的基本工作原理及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和发展规律;熟悉动作的形态学分析方法、人体形态测试方法及二者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了解人体生长发育一般规律。
教 材: 李世昌主编.运动解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参考书目:
[1] 武汉体育学院人体解剖学编写组. 人体解剖学, 1991年.
[2] 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解剖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 中国解剖学会编写组. 中国人体解剖学名词,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
[4] 人体解剖学编写组.人体解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
[5]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解剖学》教材小组,运动解剖学, 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年.
2、运动生理学(physiology of exercise) 6学分 108学时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必修课。主要讲授肌肉的活动及神经控制;氧运输系统与运动;肌肉活动与物质能量代谢;体育锻炼与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不同人群与体育运动;环境与运动等内容。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生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运动中人体生理功能的变化规律和机制,掌握体育教学、体育锻炼及课余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原理以及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价方法,并初步用于指导和评价体育运动实践。
教 材:邓树勋,王健,乔德才主编.运动生理学(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参考书目:
[1] 邓树勋,洪泰田,曹志发主编.运动生理学(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2] 汪保和主编. 人体生理学学习指导(第1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 吴纪饶、曾凡弟主编. 运动生理学题解(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4] 《人体生理学实验指导》编写组编. 人体生理学实验指导(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3、体育保健学(sports healthcare) 4学分 72学时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现代健康观及影响健康的因素、体育卫生、体育运动医务监督、运动性病症的处理和预防、按摩、常见疾病的运动疗法等。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树立现代健康观,了解影响健康的因素,掌握体育卫生、医务监督及运动性病症的基本知识,具备运动损伤的简易处理和预防、急救、按摩及运动疗法的基本技能。
教 材: 姚鸿恩等主编.体育保健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参考书目:
[1] 姚鸿恩主编,体育保健学高级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2] 荣湘江等主编,体育康复、运动处方、医务监督,广西师大出版社,2002年.
[3] 姚鸿恩等主编,健康教育学,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年.
[4] 赵斌主编,体育保健学学习指导,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2年.
[5] 姚鸿恩主编.体育保健学实验指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4、学校体育学(Physical education of school) 3学分 54学时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学校体育的基本内容、特点、方法和表现形式等,揭示学校体育规律,阐明学校体育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备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
教 材: 潘绍伟、于可红主编.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参考书目:
[1] 李祥主编.学校体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2] 金钦昌主编.学校体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3] 周登嵩主编.学校体育学,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
[4] 曲宗湖等主编.域外学校体育传真,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
[5] 曲宗湖等主编.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
5、体育心理学(Sports Psychology) 4学分 72学时
课程介绍:本课程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体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运动技能学习心理、体育教学心理;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体育社会心理等内容。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体育运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初步具备运用心理学原理分析体育教学、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相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继课程提供心理学的基础。
教 材: 季浏主编.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参考书目:
[1] 祝蓓里主编.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
[2] 李薇主编.体育心理学学习指导.广西师大出版社,2002年.
[3] 章志光主编.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4] 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6、课程名称:田径(Athletics) 8学分 138学时
课程介绍:本课程是体育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以竞技性、健身性、实用性练习项目为主要内容。主要讲授田径运动基本知识,田径运动技术原理,田径教学与训练,田径锻炼方法,田径竞赛的组织与裁判法,中学体育教材中田径项目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田径运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田径教学基本技能,掌握田径运动健身方法,具有胜任中学田径教学、业余训练和组织基层田径运动会、场地管理、裁判工作的能力。
教 材: 孙庆杰主编.田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参考书目:
[1]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田径,(体育学院必修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
[2]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田径健身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田径运动高级教程》,人民体育出版社.
7、体操(Gymnastic) 4学分 66学时
课程介绍:本课程是体育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课程以健身、健美和发展运动技能为主要内容,主要讲授主要介绍体操概念、特点、发展简况、体操术语、保护与帮助、体操教学方法、体操技术分析和体操竞赛的组织与裁判等理论;以及基本体操、技巧、双杠、单杠、跳跃的基本技术与锻炼身体的方法,使学生具备体操教学能力和指导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
教 材: 童昭岗.体操.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参考书目:
[1]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体操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3.
[2]高等学校教材.体操.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黄燊.高等学校教材.体操.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篮球(The Basketball) 4学分 72学时
课程介绍:本课程是体育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讲授篮球运动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战术;以及篮球教学、训练、竞赛组织和裁判法。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系统掌握篮球运动的理论、基本知识、教学的基本技能和篮球运动的健身方法,具备胜任中学篮球教学、训练、组织竞赛和裁判工作的能力。
教 材:王家宏.球类运动—篮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参考书目:
[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篮球.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2]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3]孙民治.中国篮球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9、足球(Football) 4学分 72学时
课程介绍:本课程是体育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讲授足球运动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足球教学、训练、竞赛组织与裁判法。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系统掌握足球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教学的基本技能和足球运动的健身方法,具有胜任中学足球教学、训练、组织竞赛和裁判工作的能力。
教 材: 王崇喜.球类运动—足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参考书目:
[1]体育学院普修通用教材.足球.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2]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现代足球.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中国国家体委.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足球.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4]中国足球协会.足球裁判员工作指南.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10、排球(Volleyball) 4学分 72学时
课程介绍:本课程是体育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讲授排球运动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排球教学、训练、竞赛组织与裁判法。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系统掌握足球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教学的基本技能和足球运动的健身方法,具有胜任中学足球教学、训练、组织竞赛和裁判工作的能力。
教 材: 黄汉升.球类运动—排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参考书目:
[1]《排球》全国体院教材委员会审定,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年.
[2]白海波编著.现代排球教程,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3]唐奎编著.排球竞赛裁判手册,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
11、武术(wushu) 4学分 72学时
课程介绍:本课程是体育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讲授本武术运动概述、武术文化与武德教育、自卫防身基本理论与方法、动作术语与图解知识、太极拳健身原理等,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系统掌握武术运动健身方法,具有从事武术运动教学、比赛和裁判的能力。
教 材: 蔡仲林\周之华主编.武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参考书目:
[1]体育学院普修通用教材.武术.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2]侯介华.武术套路教学与训练.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3]蔡仲林等.武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主要课程教材详见表5。
表5 体育教育专业主要课程教材一览表
| 
				 序号  | 
			
				 课程名称  | 
			
				 教材名称  | 
			
				 编著者  | 
			
				 出版社名称  | 
			
				 出版时间  | 
		
| 
				 01  | 
			
				 运动解剖学  | 
			
				 运动解剖学  | 
			
				 李世昌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5  | 
		
| 
				 02  | 
			
				 运动生理学  | 
			
				 运动生理学  | 
			
				 邓树勋 王 健 乔德才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5  | 
		
| 
				 03  | 
			
				 体育保健学  | 
			
				 体育保健学  | 
			
				 姚鸿恩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6  | 
		
| 
				 04  | 
			
				 学校体育学  | 
			
				 学校体育学  | 
			
				 潘绍伟 于可红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5  | 
		
| 
				 05  | 
			
				 体育心理学  | 
			
				 体育心理学  | 
			
				 季浏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1  | 
		
| 
				 06  | 
			
				 体育教学论  | 
			
				 体育教学论  | 
			
				 毛振明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5  | 
		
| 
				 07  | 
			
				 健康教育学  | 
			
				 健康教育学  | 
			
				 王健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6  | 
		
| 
				 08  | 
			
				 运动生物力学  | 
			
				 运动生物力学  | 
			
				 赵焕彬 李建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5  | 
		
| 
				 09  | 
			
				 体育社会学  | 
			
				 体育社会学  | 
			
				 卢元镇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3  | 
		
| 
				 10  | 
			
				 运动训练学  | 
			
				 运动训练学  | 
			
				 田麦久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2  | 
		
| 
				 11  |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  |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  | 
			
				 黄汉升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6  | 
		
| 
				 12  | 
			
				 田径  | 
			
				 田径  | 
			
				 李鸿江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1  | 
		
| 
				 13  | 
			
				 体操  | 
			
				 体操  | 
			
				 童绍刚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5  | 
		
| 
				 14  | 
			
				 篮球  | 
			
				 球类运动-篮球  | 
			
				 王家宏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5  | 
		
| 
				 15  | 
			
				 足球  | 
			
				 球类运动-足球  | 
			
				 王崇喜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6  | 
		
| 
				 16  | 
			
				 排球  | 
			
				 球类运动-排球  | 
			
				 黄汉升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5  | 
		
| 
				 17  | 
			
				 武术  | 
			
				 武术  | 
			
				 蔡仲林 周之华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5  | 
		
| 
				 18  | 
			
				 健美操  | 
			
				 健美操体育舞蹈  | 
			
				 黄宽柔 姜桂萍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6  | 
		
(四)教育教学活动安排表(见表6)
(五)课程设置及进程表(见附表1、附表2、附表3)
(六)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及进程表(见附表4)
表3 课程结构体系及学分要求(一)
| 
				 课程类别  | 
			
				 课程模块  | 
			
				 课程 性质  | 
			
				 学分、学时比例  | 
		|||||||
| 
				 学分  | 
			
				 占总学分比例  | 
			
				 学分  | 
			
				 占总学分比例  | 
			
				 学时  | 
			
				 占总学时比例  | 
			
				 学时  | 
			
				 占总学时比例  | 
		|||
| 
				 基础素质学习领域  | 
			
				 基础素质基本课程  | 
			
				 必修  | 
			
				 35  | 
			
				 23.8%  | 
			
				 43  | 
			
				 29.3%  | 
			
				 600 4周 
  | 
			
				 25.9%  | 
			
				 744 4周  | 
			
				 31.45%  | 
		
| 
				 基础素质拓展课程  | 
			
				 选修  | 
			
				 8  | 
			
				 5.4%  | 
			
				 144  | 
			
				 5.4%  | 
		|||||
| 
				 专业学习领域  | 
			
				 专业技术基础课程  | 
			
				 必修  | 
			
				 23  | 
			
				 15.6%  | 
			
				 71  | 
			
				 52.4%  | 
			
				 402  | 
			
				 14.8%  | 
			
				 1302  | 
			
				 48.00%  | 
		
| 
				 专业技术核心课程  | 
			
				 必修  | 
			
				 28  | 
			
				 19.19%  | 
			
				 492  | 
			
				 18.2%  | 
		|||||
| 
				 专业技术拓展课程  | 
			
				 选修  | 
			
				 26  | 
			
				 17.7%  | 
			
				 408  | 
			
				 15.1%  | 
		|||||
| 
				 教师教育学习领域  | 
			
				 教师教育基础课程  | 
			
				 必修  | 
			
				 11  | 
			
				 7.5%  | 
			
				 27  | 
			
				 18.3%  | 
			
				 198  | 
			
				 7.4%  | 
			
				 306 10周  | 
			
				 20.45%  | 
		
| 
				 教师教育实践课程  | 
			
				 必修  | 
			
				 10  | 
			
				 6.8%  | 
			
				 10周  | 
			
				 9.2%  | 
		|||||
| 
				 教师教育拓展课程  | 
			
				 选修  | 
			
				 6  | 
			
				 4.1%  | 
			
				 108  | 
			
				 4.0%  | 
		|||||
| 
				 合 计  | 
			
				 147  | 
			
				 100%  | 
			
				 147  | 
			
				 100%  | 
			
				 2352  | 
			
				 100%  | 
			
				 2352 14周  | 
			
				 100%  | 
		||
表4 课程结构体系及学分要求(二)
| 
				 课程类别  | 
			
				 课程模块  | 
			
				 学时、学分比例  | 
		||||
| 
				 学时  | 
			
				 占总学时比例  | 
			
				 学分  | 
			
				 占总学分比例  | 
		|||
| 
				 必 修 课 程  | 
			
				 公共必修课程  | 
			
				 基础素质基本课程  | 
			
				 798 4周  | 
			
				 33.29%  | 
			
				 46  | 
			
				 31.29%  | 
		
| 
				 教师教育基础课程  | 
		||||||
| 
				 专业必修课程  | 
			
				 专业技术基础课程  | 
			
				 894 10周  | 
			
				 42.17%  | 
			
				 61  | 
			
				 41.50%  | 
		|
| 
				 专业技术核心课程  | 
		||||||
| 
				 教师教育实践课程  | 
		||||||
| 
				 选 修 课 程  | 
			
				 专业选修课程  | 
			
				 专业技术拓展课程  | 
			
				 516  | 
			
				 19.13%  | 
			
				 32  | 
			
				 21.77%  | 
		
| 
				 教师教育拓展课程  | 
		||||||
| 
				 公共选修课程  | 
			
				 基础素质拓展课程  | 
			
				 144  | 
			
				 5.41%  | 
			
				 8  | 
			
				 5.44%  | 
		|
| 
				 合计  | 
			
				 2352 14周  | 
			
				 100%  | 
			
				 147  | 
			
				 100%  | 
		||
| 
				 其中:实践课  | 
			
				 261 10周  | 
			
				 18.79%  | 
			
				 25  | 
			
				 17.0%  | 
		||
表6 教育教学活动安排表
| 
				 学 
 
 年  | 
			
				 学 
 
 期  | 
			
				 教 育 周 数  | 
			
				 教 学 活 动  | 
			
				 
  | 
			
				 入 学 教 育  | 
			
				 军 事 训 练  | 
			
				 劳 动 教 育  | 
			
				 社 会 实 践  | 
			
				 毕业教育  | 
			
				 机 
 
 动  | 
			
				 其 
 
 它  | 
			
				 假 
 
 期  | 
			
				 合 
 
 计  | 
		||
| 
				 课 堂 教 学  | 
			
				 教育 实 习  | 
			
				 教育 见 习  | 
			
				 考 
 
 试  | 
		||||||||||||
| 
				 一  | 
			
				 1  | 
			
				 21  | 
			
				 15  | 
			
				 
  | 
			
				 
  | 
			
				 1.5  | 
			
				 0.5  | 
			
				 1.5  | 
			
				 
  | 
			
				 
  | 
			
				 
  | 
			
				 0.5  | 
			
				 2  | 
			
				 5  | 
			
				 52  | 
		
| 
				 2  | 
			
				 20  | 
			
				 18  | 
			
				 
  | 
			
				 
  | 
			
				 1.5  | 
			
				 
  | 
			
				 
  | 
			
				 
  | 
			
				 (1)  | 
			
				 
  | 
			
				 0.5  | 
			
				 
  | 
			
				 6  | 
		||
| 
				 二  | 
			
				 3  | 
			
				 21  | 
			
				 18  | 
			
				 
  | 
			
				 
  | 
			
				 1.5  | 
			
				 
  | 
			
				 
  | 
			
				 1  | 
			
				 
  | 
			
				 
  | 
			
				 0.5  | 
			
				 1  | 
			
				 5  | 
			
				 52  | 
		
| 
				 4  | 
			
				 20  | 
			
				 17  | 
			
				 
  | 
			
				 1  | 
			
				 1.5  | 
			
				 
  | 
			
				 
  | 
			
				 
  | 
			
				 (1)  | 
			
				 
  | 
			
				 0.5  | 
			
				 
  | 
			
				 6  | 
		||
| 
				 三  | 
			
				 5  | 
			
				 21  | 
			
				 18  | 
			
				 
  | 
			
				 
  | 
			
				 1.5  | 
			
				 
  | 
			
				 
  | 
			
				 
  | 
			
				 
  | 
			
				 
  | 
			
				 0.5  | 
			
				 1  | 
			
				 5  | 
			
				 52  | 
		
| 
				 6  | 
			
				 20  | 
			
				 7  | 
			
				 8  | 
			
				 1  | 
			
				 1.5  | 
			
				 
  | 
			
				 
  | 
			
				 
  | 
			
				 
  | 
			
				 1  | 
			
				 0.5  | 
			
				 1  | 
			
				 6  | 
		||
| 
				 合计  | 
			
				 123  | 
			
				 95  | 
			
				 8  | 
			
				 2  | 
			
				 9  | 
			
				 0.5  | 
			
				 1.5  | 
			
				 1  | 
			
				 (2)  | 
			
				 1  | 
			
				 3  | 
			
				 5  | 
			
				 33  | 
			
				 1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