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 首页 > 党建工作 > 组织机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解决学生思想困惑、提高引导水平、开展理论创新?――“方永刚现象”带来的思考
日期:2010-10-19 22:01:17  浏览量:163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解决学生思想困惑、提高引导水平、开展理论创新?――“方永刚现象带来的思考

主讲:陈和国  地点:A113教室     时间:20101018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教授方永刚的事迹经媒体报道,迅速在全国形成一股热潮。作为新时期党的理论教育和宣传工作者的楷模,方永刚的风范和品格无疑是高尚的,同时也是立体的、多层次的。
  我们能从方永刚身上学到些什么?方永刚现象留给我们哪些启示?在学习方永刚精神的过程中,这些问题一次次叩击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两课教师们的心灵。
  高校思政课应成为解决学生成长困惑的理论武器!” 
  镜头回放:教授的课用一种心与心交流的方式,让那些曾经空洞的理论离我们很近、很近!方永刚班上的学员这么评价方永刚的政治理论课。把人们印象中枯燥、乏味的政治理论课讲成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最受学员欢迎的课程之一,是方永刚的杀手锏。一堂理论课,他往往讲上一两分钟就能把学员抓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强调针对性,要对解决大学生成长道路上遭遇的理论问题、实际问题有帮助,学生就爱听这门课了。如果教师讲课都是照本宣科,不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怎么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在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主任赵存生看来,方永刚能把政治理论课讲得这么受欢迎,对高校思政课改革思路是个很好的启发。
  方永刚的政治理论课为什么这么受欢迎?
  赵存生将其归结为理论联系实际做得好。每次课前调查听课对象的构成,了解他们关心什么、有哪些实际问题、思想上解不开的扣儿在什么地方,就是强调针对性、理论紧密结合实践的体现。方永刚教授善于把历史和现实的距离拉近,善于把理论和实践的距离拉近,善于把党和群众的距离拉近,并把它们很好地结合统一起来。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杨河认为,正是这三个善于拉近了学生和思政课之间的距离。我前些天刚从北京回到武汉,早上一下火车,就到处搜集关于方永刚教授的报道,看了很受启发。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理论系教授石云霞说,这种启发不仅在于方永刚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真信、真学、真用,还在于通过他的宣讲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石云霞坦言,目前在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课上,从定义到定义、从理论到理论,既枯燥又抽象,往往不易被学生接受。
  他既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的一面旗帜,也是一面镜子!” 
  镜头回放:我把军装都带来了,需要我讲课随时吩咐!为了能多给学员讲些课,方永刚一再叮咛妻子把军装带到病房来。手术后,教研室主任徐明善来看他,听说已经安排同事接替自己的课的方永刚当场急得叫了起来:我肚子有问题,但脑子没问题,我还可以上!”2007115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成功率行军队历史使命》的专题课上,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员(3)班的学员们第一次见到了病后的方永刚,整洁的军装、洪亮的声音、有力的手势,似乎一切都没有改变,只是擦汗的白毛巾被频繁地拿起又放下,手术后的导流管被掖在军装里…… 
  方永刚既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的一面旗帜,也是一面镜子。他让我们反思自己,看到问题,进一步鞭策我们前进。杨河认为,方永刚事迹的典型意义就在于他体现了高度政治觉悟和高尚师德风范的高度统一,为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方永刚的身上突出的一点,就是始终把自己当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政治翻译,这一点特别值得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师去思考、学习。”“方永刚的精神实质与北京大学教师队伍的杰出代表王选、孟二冬是一致的。杨河将这种精神实质归结为时代的精神高尚的师德风范,对教师队伍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张秀华是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作为一名两课教师,她对方永刚身上体现出的高尚师德师风更有深刻的认同。在她看来,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征程中,无论在物质领域,还是在精神领域,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矛盾、冲突,要发挥党的意识形态的主导和引领作用,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一个方永刚,而且需要许许多多像方永刚那样深入学习、坚定信仰、积极传播、模范践行党的理论,体现了共产党员的高度政治觉悟和优秀教师的高尚师德师风的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每一位感受到来自使命的呼唤的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和教师,都应该自觉对照方永刚教授找差距,查不足,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改进自己的工作和教学水平,去践行我们所肩负和必须担当的历史使命。张秀华说。理论创新是高校思政课生命线镜头回放:20037月的一天,凌晨一点多,一条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论断的信息,让在网上查资料的方永刚兴奋不已,翌日,科学发展观就成了课堂上最鲜活的理论素材。作为学校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科研含量在课堂教学中究竟占有多大的分量呢?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学生不仅希望通过这门课解决自己成长中的实际问题,还喜欢听到授课教师对某一问题深入、精辟、独到的见解,这就需要增加教育教学中的科研含量。赵存生认为,方永刚之所以能够通过校内教学、校外宣讲,使党的创新理论在解决学生、群众的实际问题中发挥作用,他将自己科研创新的最新成果融入到教学中去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原因。张秀华对此也深有体会,自觉的理论创新精神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尤为重要,没有理论创新和创造性地理解与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新时期我们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就无法逃脱照本宣科的教条化命运,也就无法吸引人、说服人。张秀华说,更为重要的是,离开了理论创新和创新理论的探索与努力,就会丧失理论本身与时俱进的生命力,甚至丧失指导人们实践的功能,走上与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科学态度背道而驰的道路。赵存生强调,在学校进行思政课教学,必须重视科研,必须将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不重视科研就搞不好教学。“ 
  全党的理论思维是非常活跃的,从社会历史的角度看,世界上最大的创新在中国,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生活在这个时代,实在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赵存生说。作为多年与方永刚共事的同事,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社科教研室教员陆惠烨,对方永刚理论创新的源泉有着更为真切的体会。在他看来,方永刚理论研究的根基除了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真心信仰,还离不开大量下基层、社会实践的积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最大的特点就是必须和实际相结合,不结合实际就是空。这些年,我们周边的部队他基本都跑遍了,其他单位也不漏下。陆惠烨说,几乎每到一处,方永刚都就人们关心的问题进行一番调研,回来后找出共性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创新是一个民族永恒的主题,理论创新永无止境。署名郑华淦的网友在留言中说道,方永刚的事迹鼓舞了更多理论工作者更好地宣传、践行党的创新理论,并在理论中大胆探索,勇于争鸣,不断创新,进而促进整个中华民族的理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