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 首页 > 招生就业 > 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俞敏洪:你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不会找工作
日期:2025-10-31 15:20:24  浏览量:12
     工作对一个人的重要性,绝对不亚于找个对象结婚。
     我们的一生,学习时间占人生的前面20年,工作时间占人生中间黄金的40年,后面就是颐养天年了。
     现实情况却是,找工作的时候面试了一大堆,都说不出来的不满意;工作几年了,觉得自己只是熬日子的牛马,看不到未来和方向。
     这哪里是找不到工作,分明就是不会找工作。
     因为在一开始就没有想明白想要一个什么,自然越走越乱。
     俞敏洪在《做自己的追光者》一书中,用40年教育与创业经验沉淀的思考,给出了职业选择的答案。
 
01/用“喜欢 +匹配天赋” 定位职业坐标系
 
    结合自身优势和兴趣来探索职业方向,才能在职业生涯中实现自我价值。
    俞敏洪60岁跨界农业,是因为俞老师在农村长大,对土地充满感情,又喜欢像徐霞客一样四处游历。
    所以才在新东方转型之际,他顶住巨大压力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到现在已然成为优质产品公司的东方甄选,这也印证了“内心喜欢”对方向定位的重要性。
    普通人虽不用面临企业发展战略决策,但内心喜欢何尝不是对职业选择的出发点。
    喜欢可能不是天生存在的,俞敏洪也说了,那就让自己学会喜欢,并匹配天赋。
    俞老师从北大内向自卑的青年到受外界广泛认可的老师,并非依赖绝对天赋,而是通过反复打磨授课方式、研究听众需求,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节奏,这份“在热爱中打磨优势” 的经历,正是 从喜欢到匹配天赋的天然碰撞。
    热爱是对抗职业倦怠的核心动力,职业选择不是“赌概率”,而是让喜欢成为成长发力的坐标点。
 
02/让“持续提升” 成为职场发展引擎
 
    真正重要的是学会自我进步,与自己比较,保持奋斗心态,这才是职场立足的根本。
    找到方向只是起点,能在职场站稳脚跟的是终身成长力。
    俞敏洪在书中反复强调“持续学习、不断提升”的价值。
    新东方创业初期,他坚持通过阅读、向行业前辈请教弥补管理经验;转型之际,花甲之年的他又从零开始学习直播,自学视频拍摄、剪辑,并且非常优质和高产。
    东方甄选的主播们,来自各大名校,各个专业,他们在转型之际,都扔掉光环,从头开始,既要深耕产品知识,又要打磨直播表达能力,也正是这样不断学习、持续提升,让他们在竞争激烈的直播赛道中异军突起。
    职业发展无非是两条路,一个是专业能力方向不断精进,变成这个领域的专家;一个是在综合能力方向持续提升,变成可以带团队的管理者。
    但不管是哪个方向,确定好了锚点,就要持续学习和精进。
 
03/“平台+榜样”杠杆借力,托举成长
 
    我创办新东方的初心,一是做喜欢的事,二是和优秀的人同行 —— 榜样的力量,能少走五年弯路。
    在职业选择中,一定要选择能托举自己,未来有发展空间的平台。
    假如去的是一个小卖部,那可能天花板就是小卖部的老板。
    但如果选了一个大平台,周围能干有才华的人,会潜移默化中促进你的成长。
    新东方在教培行业的平台价值就非常的突出,在新东方就是很容易出名师、名人。无数人在新东方成长、成熟,走出去的企业家都不计其数。
    平台的价值在东方甄选的发展中更加凸显,完善的供应链,优质的产品,文化的内核,再加俞老师庞大的资源,让主播频频出圈。
    在大平台里寻找榜样也容易的多,周围最长打交道的5个人的平均水平就是你的水平,然后再找对标学习的领导、同事,树立为榜样,逐渐成长为榜样。
    好平台不是“避风港”,而是能提供成长养分的土壤;好榜样不是 “参照物”,而是能点燃奋进动力的火种。
    合上书页,发现俞敏洪的职业选择建议也是人生规划建议。
    当不再把求职当作“解决当下生存”的应急方案,而是看作 “构建长期人生系统”的起点,那些关于职业选择的迷茫顿时豁然开朗。
    内心喜欢决定职业的长度,匹配天赋决定职业的高度,持续提升决定职业的深度,榜样+平台则决定职业发展的速度。
    愿我们既能锚定内心热爱,又能借力快速成长,终能遇见那份值得全力以赴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