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想做什么”与“能做什么”之间找到平衡,是每位毕业生的必修课。建议大家善用各类官方就业平台,如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国聘网、高校人才网、地方人社招聘系统等,同时关注学校招生就业处、学院发布的实时信息。精准投递、多维尝试,才能提高人岗匹配效率。
面对海量招聘信息,请务必核实企业资质与岗位真实性。警惕“高薪诱饵”“收费入职”“扣押证件”等不规范行为。如遇疑问,及时与辅导员或学院联系,不轻信、不盲从、不转账,切实保护自身权益。
国家正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关键领域发展,基层项目如“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特岗教师”“参军入伍”等持续扩招。希望同学们树立“先立足、再立业;先融入、再引领”的就业观,勇于走向祖国需要的地方,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大学毕业生签订三方协议本身并不等同于失去应届生身份。根据现有政策和普遍规定,只要在择业期内(一般为毕业两年内,部分地区延长至三年)未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未缴纳社保或公积金,且档案仍保留在学校或当地人才市场,毕业生仍可保留应届生身份。例如,山东等地出台政策明确,毕业当年签订三方协议的应届生,仍可按应届生身份报考事业单位。因此,签订三方协议更多是就业意向的确认,不影响应届生在考公、考编、求职等场景中享受应届生待遇。
母校是你们成长的见证,你们也将成为母校的骄傲。毕业后愿你们在就业岗位上常怀感恩之心,铭记校企师长教诲,珍惜同窗情谊,坚守理想初心。在未来的道路上,以坚韧不拔的精神面对各种来自对你的挑战,以热忱、诚信拥抱生活,用奋斗定义属于自己的幸福。
再见了我的校园时光亲爱的同学们,就业是一场“双向奔赴”。体育学院为你们搭建了平台、打通了渠道,以“三全育人”的理念为指引,构建了一对一就业帮扶体系,但更需要你们在毕业季、求职期主动出击;转变就业创业观念:拥抱多元可能,乡村教师、西部计划、参军入伍、教培服务型、基层服务型、新兴体育产业同样大有可为;建立积极沟通渠道:用好“双导师就业帮扶体系”资源;遇到求职困惑及时联系帮扶教师,你的每一次反馈都是我们优化服务的动力;“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毕业不是结束,而是人生新篇章的开始。无论你们将来身处何方,从事何种职业,南昌理工学院体育学院永远是你们的“娘家”;
—离校前,我们是你的“就业助推器”;毕业后,我们是你的“职业发展顾问”。愿你们带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在人生赛场上奋力奔跑,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南昌理工学院体育学院期待明年此时,收到你们“就业成功”的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