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院2025年本科生考研再结硕果
考研传捷报,桃李竞芬芳。我院学子在全国研究生考试中共录取17人,喜结硕果,再创佳绩!其中,双一流、985院校1人,211类院校1人,体育类院校5人。4月24日,体育学院于航天报告厅召开优秀学子颁奖仪式暨考研交流分享会。体育学院院长刘琦、党总支书记杨兴玉、副院长李春成、院长助理刘芳泽及全体辅导员和学生代表参会。
会议伊始,体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杨兴玉表示:在看到大家在学业上的拼搏与成就,我倍感欣慰。希望今天分享经验的同学倾囊相授,为备考学子点亮明灯;也期待同学们以榜样为力量,科学规划、脚踏实地。学院永远是你们的坚实后盾!
接着,考研学子一一分享备考经历和心得体会。
孙昊:从择校策略切入,以 “动态规划” 为核心理念,深度剖析院校专业选择逻辑,帮助同学们精准锚定目标。面对 “如何应对焦虑情绪”“线上课程与线下辅导班如何抉择” 等备考常见困惑,孙昊同学耐心答疑解惑,用清晰透彻的分析驱散同学们心中的迷雾,为迷茫中的考研学子点亮前行的明灯。
蔡英杰:依据自身情况与学习计划,运用 “动态规划” 灵活调整目标院校;复习经验分享中,他拆解各学科重难点,传授高效学习方法。面对同学们提出的 “冲刺阶段如何保持状态”“跨专业考研如何补基础” 等问题,他结合自身经历,给出兼具针对性与实操性的建议,助力同学们拨开考研迷雾,明晰奋进方向 。
苏雨晴:聚焦备考规划与时间管理这两大关键议题。她别出心裁地将考研征程拆解为基础筑基、强化突破、冲刺收官三大阶段,细致入微地阐述每个阶段的核心学习任务与侧重点。最后,她以三位考研名师的励志寄语作结,激励在场学子以昂扬姿态勇攀考研高峰。
符策荣:将备考之路清晰划分为不同阶段,针对基础阶段的知识梳理、强化阶段的专项训练、冲刺阶段的模拟实战,逐一剖析学习重点与策略。他还大方公开自己的 “上岸秘籍”,从精选的备考资料到实用的学习软件,为同学们提供全方位的参考。
李萌:从培养方向、考试难度到未来发展路径,逐一拆解,帮助同学们明晰选择方向。随后,针对公共课与专业课,饶雨霏精心制定差异化复习规划。最后,她激励同学们以科学计划为舟,以坚定执行为桨,在考研的浪潮中保持节奏,破浪前行。
黄耀豪:在院校选择时,需综合考量个人兴趣、专业前景、院校学科实力与招生政策,提醒同学们警惕 “信息茧房”,主动挖掘目标院校官网动态、参与招生宣讲会、关注考研论坛资讯,用全面的信息为选择奠基。最后,他着重分享心态调整方法,鼓励同学们以理性规划化解焦虑。
朱贻祚:以 “心理韧性培养” 为核心,分享了自己的考研经验。他认为,考研是一场知识、能力与心理素质的综合较量。在备考过程中,他通过 “目标拆解法”,将宏大的考研目标细化为每周、每天的小目标,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当出现焦虑情绪时,他会采用 “正念冥想” 的方式,每天抽出 15 分钟专注呼吸,让自己快速平静下来。
邓元波:围绕个人考研经历、学科备考策略及心态调适展开分享,将重心放在实用方法与心态管理技巧上。谈及个人考研情况,他坦诚讲述自己的择校心路与目标确立过程。心态调节方面,他强调制定科学规划的重要性,提醒大家正视考研的阶段性,倡导通过适度运动、社交放松实现劳逸结合,以健康身心状态全力冲刺。
随后,体育学院副院长李春成发言指出:考研不仅是知识的较量,更是意志的比拼。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同学们能够汲取经验,明确方向,以坚定的信念和科学的方法,向着目标奋勇前行。优秀考研学子继续分享备考经历和心得体会。
张桢荣:强调,政治学习需紧跟时政脉搏,利用碎片时间积累热点,针对简答题可采用考前集中突破的高效策略;英语备考应将重心放在单词积累与真题精析上,理性看待视频课程,避免过度依赖。专业课复习务必全面覆盖,杜绝投机心理,考场上更要充分调动知识储备,力求答案详实完整。
黄仁杰:毫无保留地拆解时间管理秘籍 —— 从全年阶段规划到每日任务分配,从高效执行到任务优先级排序,每个细节都凝聚着实战智慧。他用行动证明,科学规划能让备考事半功倍,劳逸结合更能激发持久动力。
付娆:在确定目标院校和专业时,她花费了大量精力。通过收集多所院校信息,对比招生人数、分数线和报录比,并参考学长学姐的经验,最终确定方向。压力大时,她会通过跑步、与朋友倾诉来调整状态。最后,她鼓励学弟学妹们以积极心态和科学方法应对考研,相信大家都能取得理想成绩。
谢冰采用 “四轮复习法”。首轮用两个月时间通读教材,标记重点;第二轮结合网课,将知识点串联成框架;第三轮集中刷题,整理错题本并分析命题规律;第四轮进行全真模拟,严格把控答题时间与节奏。最后,她建议大家保持规律作息,避免 “假努力”,注重学习效率而非时长。
刘婉婷:考研是一场需要 “战略布局” 的持久战。在时间管理上,她采用 “黄金三小时” 法则,每天清晨大脑最清醒时学习数学,下午进行英语专项训练,晚上背诵专业课和政治。同时,她还制定了弹性调整机制,每周日对学习进度进行复盘,根据实际情况优化下周计划。
方静怡:着重强调了 “精准复习” 的重要性。在专业课备考上,她通过分析目标院校近五年真题,总结出高频考点与出题趋势,将复习重点聚焦在核心章节。同时,她还分享了 “碎片化学习” 的妙招,比如利用通勤时间用 APP 背单词,午休时听政治音频,高效利用零散时间。
张芳:针对复试备考,分享了独家经验。提前联系目标院校导师,发送个人简历与研究计划;模拟复试场景,对着镜子练习表达,录制视频找出不足;关注专业领域前沿动态,阅读导师论文,积累面试素材。她还特别提到,考研过程中要学会 “断舍离”,减少不必要的社交和娱乐,专注于核心目标。最后,她鼓励大家相信 “坚持的力量”,只要方向正确,每一步努力都不会白费。
庄毅展:创新采用 “费曼学习法”,每周会选择一个知识点,尝试向同学或家人讲解,以此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针对薄弱学科,他建立 “问题档案”,详细记录每个知识点的错误原因、解题思路和同类题型,定期进行专项突破。最后,他鼓励大家在备考中保持好奇心,主动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体育学院院长刘琦总结发言并强调:对于考研,它是提升自我、拓展人生道路的重要契机。体育学科考研不仅要夯实专业理论,更要结合实践经验,将运动训练、体育教育等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学院会全力支持大家,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源、专业的指导团队,助力大家攻克难关。
最后,优秀学子合影留念。
本次考研经验分享会圆满收官,不仅为怀揣考研梦想的同学呈上满满干货,助力他们明晰备考路径,更如星火燎原,点燃了体育学院学子的考研斗志与学习热忱。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皆生花!此次分享会的落幕,并非终点,而是新征程的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