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体育课程目标
1. 基本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的锻炼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2)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3)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自身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4)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5)社会适应目标: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2.发展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能独立制订适用于自身需要的健身运动处方,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观赏水平。
(2)运动技能目标:积极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发展自己的运动才能,在某个运动项目上达到或相当于国家等级运动员水平;能参加有挑战性的野外活动和运动竞赛。
(3)身体健康目标:能选择良好的运动环境,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自身科学锻炼的能力,练就强健的体魄。
(4)心理健康目标: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环境中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5)社会适应目标: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关心、积极参加社区体育事务。
公共体育课程第一学期教学时数分配
| 
				 周次  | 
			
				 课次  | 
			
				 教学内容  | 
			
				 教学目标  | 
		
| 
				 1  | 
			
				 1-2  | 
			
				 1、广播体操1-2节 2、体质测试  | 
			
				 学习并掌握广播体操动作、了解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 
		
| 
				 2  | 
			
				 3-4  | 
			
				 1、广播体操3-4节 2、体质测试  | 
			
				 学习并掌握广播体操动作、了解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 
		
| 
				 3  | 
			
				 5-6  | 
			
				 1、广播体操5-6节 2、体质测试  | 
			
				 学习并掌握广播体操动作、了解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 
		
| 
				 4  | 
			
				 7-8  | 
			
				 1、广播体操7-8节 2、体质测试  | 
			
				 学习并掌握广播体操动作、了解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 
		
| 
				 5  | 
			
				 9-10  | 
			
				 1、广播体操考试  | 
			
				 全面掌握广播体操动作要领。  | 
		
| 
				 6  | 
			
				 11-12  | 
			
				 1、太极拳1-3式 2、蹲踞式起跑技术  | 
			
				 学习并掌握太极拳动作要领、掌握起跑技术。  | 
		
| 
				 7  | 
			
				 13-14  | 
			
				 1、、太极拳4-6式 2、10米反应速度测试  | 
			
				 学习并掌握太极拳动作要领、掌握起跑动作技术,提高学生反应速度。  | 
		
| 
				 8  | 
			
				 15-16  | 
			
				 1、太极拳7-8式 2、原地三级跳远技术  | 
			
				 学习并掌握太极拳动作要领、掌握原地三级跳动作技术。  | 
		
| 
				 9  | 
			
				 17-18  | 
			
				 1、太极拳9-11式 2、原地三级跳远测试  | 
			
				 学习并掌握太极拳动作要领、掌握三级跳动作技术,提高弹跳能力。  | 
		
| 
				 10  | 
			
				 19-20  | 
			
				 1、太极拳12-15式 2、排球传球技术  | 
			
				 学习并掌握太极拳动作要领、掌握投篮动作技术。  | 
		
| 
				 11  | 
			
				 21-22  | 
			
				 1、太极拳16-17式 2、排球传球考试  | 
			
				 学习并掌握太极拳动作要领、掌握投篮技术,提高协调性和成功率。  | 
		
| 
				 12  | 
			
				 23-24  | 
			
				 1、太极拳18-20式 2、排球垫球技术  | 
			
				 学习并掌握太极拳动作要领、掌握排球垫球技术动作。  | 
		
| 
				 13  | 
			
				 25-26  | 
			
				 1、太极拳21-24式 2、排球垫球考试  | 
			
				 学习并掌握太极拳动作要领、掌握排球垫球技术,提高灵敏素质和协调性  | 
		
| 
				 14  | 
			
				 27-28  | 
			
				 1、体育理论  | 
			
				 学习并掌握太极拳动作要领  | 
		
| 
				 15  | 
			
				 29-30  | 
			
				 1、体育理论  | 
			
				 学习并掌握太极拳动作要领  | 
		
| 
				 16  | 
			
				 31-32  | 
			
				 1、太极拳考试、2、学期总结  | 
			
				 
  | 
		
公共体育课程第二学期教学时数分配
| 
				 周次  | 
			
				 课次  | 
			
				 教学内容  | 
			
				 教学目标  | 
		
| 
				 1  | 
			
				 1-2  | 
			
				 1、五步拳 2、男引体向上/女引体向上测试  | 
			
				 学习并掌握五步拳动作、增强学生力量素质。  | 
		
| 
				 2  | 
			
				 3-4  | 
			
				 1、五步拳 2、坐位体前屈测试  | 
			
				 学习并掌握五步拳、增强学生柔韧素质。  | 
		
| 
				 3  | 
			
				 5-6  | 
			
				 体育理论  | 
			
				 学习并掌握五步拳、增强学生心肺功能。  | 
		
| 
				 4  | 
			
				 7-8  | 
			
				 五步拳考试  | 
			
				 全面掌握五步拳动作要领。  | 
		
| 
				 5  | 
			
				 9-10  | 
			
				 1、初级长拳起势 2、短跑途中跑和冲刺跑练习  | 
			
				 学习并掌握初级长拳动作要领、掌握途中跑技术。  | 
		
| 
				 6  | 
			
				 11-12  | 
			
				 1、初级长拳 2、100米测试  | 
			
				 学习并掌握初级长拳动作要领、掌握途中跑技术,提高学生速度素质。  | 
		
| 
				 7  | 
			
				 13-14  | 
			
				 1、初级长拳第一段 2、跳绳技术要领  | 
			
				 学习并掌握初级长拳动作要领、掌握跳绳技术。  | 
		
| 
				 8  | 
			
				 15-16  | 
			
				 1、初级长拳第一段 2、一分钟跳绳测试  | 
			
				 学习并掌握初级长拳动作要领、掌握跳绳技术技术,提高学生弹跳素质。  | 
		
| 
				 9  | 
			
				 17-18  | 
			
				 1、初级长拳第二段 2、垒球掷远技术  | 
			
				 学习并掌握初级长拳动作要领、掌握投掷垒球技术。  | 
		
| 
				 10  | 
			
				 19-20  | 
			
				 1、初级长拳第二段 2、垒球掷远测试  | 
			
				 学习并掌握初级长拳动作要领、掌握途中跑技术,增强手臂力量。  | 
		
| 
				 11  | 
			
				 21-22  | 
			
				 1、初级长拳第三段 2、足球颠球技术及练习  | 
			
				 学习并掌握初级长拳动作要领、掌握足球颠球技术。  | 
		
| 
				 12  | 
			
				 23-24  | 
			
				 1、初级长拳第三段 2、足球颠球技术测试  | 
			
				 学习并掌握初级长拳动作要领、掌握途中跑技术,协调性。  | 
		
| 
				 13  | 
			
				 25-26  | 
			
				 1、初级长拳第四段  | 
			
				 学习并掌握初级长拳动作要领  | 
		
| 
				 14  | 
			
				 27-28  | 
			
				 1、初级长拳第四段  | 
			
				 学习并掌握初级长拳动作要领、掌握途中跑技术。  | 
		
| 
				 15  | 
			
				 29-30  | 
			
				 体育理论  | 
			
				 全面熟练掌握初级长拳  | 
		
| 
				 16  | 
			
				 31-32  | 
			
				 1、初级长拳复习及考试、2、学期总结  | 
			
				 全面熟练掌握初级长拳  | 
		
公共体育课程考核
1.考核内容和评分比例: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过程和效果的评价,考评包括如下内容:
(1)、 技术水平 (占总分70%)
(2)、上课考勤,学生表现 (占总比分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