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 首页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体育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日期:2012-09-03 00:24:37  浏览量:1765

体育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的总体设计蓝图,是学校组织一切教学活动和从事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体育院校在本科专业逐渐增加、社会需求不断提高的形势下,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如何在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精神的基础上体现出不同专业的办学特点,怎样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体育院校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实际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如何正确处理通才教育与专业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怎样凸现体育院校的办学特色,这些问题都是制订乃至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必须考虑的问题。

  • 增强社会适应性,科学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首先要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和基本要求,特别是要适应社会对体育人才品德、素质和能力的需要。从江西省地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需要看,南昌理工体育学院各专业要明确人才的培养目标、基本规格,着力培养具有敬业精神、创新意识、素质高、能力强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对不同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入学生源基础,实事求是地准确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定位。其中体育教育专业要密切关注基础教育改革,培养合格的具有一定教改精神的中学教师;社会服务与管理专业要紧跟市场,培养地方文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社会体育专业要强调厚基础、宽口径,以培养教学应用型人才和社会体育服务型人才为主;要侧重培养学生具备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和高水平的专业技能,以培养教学训练等专业应用型人才为主。

有了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各专业就可以根据“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总目标,结合自身特点细化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突出专业特色。专业特色可以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践环节教学、教学管理等多个方面,首先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上就应该反映出专业的特色。

  • 突出因材施教,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

(一)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体现人才培养的多层次性

人才培养既要考虑各专业的特点,又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个性培养。教育部要求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体现人才培养的多层次性,通过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课程类型、课程方向和水平,使课程设置的体系、结构、模块既能适应一部分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又能保证大部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就业能力与社会适应发展能力。

(二)人才培养的多层次性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模式要多样化

制订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改革,体现不同类别专业培养目标、规格、途径、课程设置等方面的不同特色,要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人才培养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各专业应该根据实际科学定位,确定专业发展方向,形成独特的课程体系和专业特色。体育学院对社会体育专业应该突出专业特点,要合理确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及考核评价标准与办法,真正在人才培养上体现因材施教、分类施教,杜绝“一刀切”现象。对部分优秀学生,经本人申请,可实行辅修专业、双专业、双学位制。允许学生修读本专业外的其他专业,可根据学生自身情况修读辅修专业、第二专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可授予第二学位。

(三)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正确处理宽口径、厚基础与强专业的关系

其中要特别重视发挥学科基础课程的桥梁作用。设置学科基础课是人才培养的一个发展方向。根据体育院校的实际情况,可采取同类专业小打通,同一系内相对打通的办法设置学科基础课。前期实行按学科培养,打好宽厚基础;后期构建不同类别、层次的专业方向模块,实行强专业基础、宽专业方向口径的教育模式。对于具有相同学科基础的专业,选取涉及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课程,按学科方向设置学科课程平台。前期尝试按学科平台统一组织教学,后期再按方向或专业分流培养。不论是哪种培养模式,都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各学科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有机融合。

  • 紧扣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体现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课程设置要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相适应,充分体现学生个性发展需要。要符合学生就业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坚持知识、能力和学生人格协调发展的原则,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降低必修课程比例,加大选修课程及实践课程比例,提供学生更大的学习主动权、选择权,正确处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以及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关系,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课程设置要秉承终身教育理念,保持课程体系的前瞻性;要考虑学生毕业三五年后的适应性,注重研究性学习,加强探究教学、实践教学,创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注重课程方案的综合和整体优化

课程设置要着眼于学生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结构的优化,强化文化素质教育基础和学科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学科课程与术科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等比例要适当,课程内容不能交叉、重复。对一些基础课程,如运动生物力学、体育统计学、体育测量学等课程,虽然有难度,但如果是培养人才必需的,也要坚持开设。

从切合学生实际发展需要出发设置综合课程,如健美操在办学3届的基础上,将所开设的专业课程调整为与该专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其中特别重视针对健美操专业特点开设了“体育基础”(3学分72课时)、“生物学基础”(3学分48课时)之类的综合课程。拿健美操专业学生当体育专业学生一样开设篮排足球、田径、体操、游泳等运动技术课程,显然不妥,经研究论证,将这些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技能有机地串联,作为“身体素质”课程在该专业中开设,师生和管理人员都觉得非常合适。

(二)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要求设置学科基础课

学科基础课程是指各学科大类(一级学科)共同设置的基础课程及其相关实验,该学科门类中各专业的学生均应修读,为学生进入专业学习阶段打下坚实基础。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应注重课程重组和内容的融合,切忌简单相加。学科基础课程的设置有较大难度,但作用很明显:(1)反映了国际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即专业建设与发展必须要有学科的支撑;(2)符合人才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学科的交叉和创新;(3)有利于形成跨学科的有特色的综合基础课程,既体现了专业差别,又能形成跨学科的特色基础课程;(4)有利于资源共享,便于形成教学团队;(5)节约办学成本。

学科基础课程的设置要注意从实际出发,同一学科不同专业的基础课程全部打通,同一系内不同专业或不同系相近专业的基础课程尽量打通

(三)鼓励开设特色课程,强化课程准入制度

各专业的课程设置都要充分考虑专业特点,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体育服务与管理等专业所开设的术科课程应该区别于运动训练专业,在内容取舍、技术难度、课时安排等方面要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不能一刀切。为保证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实用性,要求各专业严格把关,各专业课程方案必须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论证,坚决杜绝因人设课的现象,摈除“拼盘式”课程。强化课程准入制度,由教研室主任签名负责。

  • 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侧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加强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实践课程教学。在设计上,体育学院一方面强调实践课程多样化,包括实习、社会实践、俱乐部活动、校园文化、毕业论文(设计)、学年论文等。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各专业要结合自身特色开设实践课程的内容与要求,学院不搞一刀切,鼓励各专业开拓有特色的实践性课程,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要。另一方面,要社会体育专业的实践环节学分不得少于总学分的12%,要加大综合设计性实验和开放性实验的比例,各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俱乐部活动、专业竞赛、学术研究、课外科技创新、研究型和实用型设计、学术讲座等均可设置一定数量的学分,学生参加这类活动取得超过学校规定要求的学分可作为创新学分替代部分选修课学分。

特别关注实践环节教学,注重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是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接轨的重要举措。南昌理工学院体育学院有重视实践教学的传统,如“一调查三实习”是社会体育专业的特色实践课程:社会调查安排在一、二年级寒假进行;;毕业实习时间约16周,安排在三年级下学期3.5月份,专题实习针对重大赛事,根据媒体需要灵活安排。

在大家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南昌理工学院体育学院在08级人才培养中,将全校各专业毕业实习时间由过去的6周增加到8周,再要求各专业结合自身实际安排中期实习8周。这等于在校每个学生有一个学期的实习时间,改革力度较大,这其中也经过了思想观念的碰撞和统一。

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教学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是高校办学的主要依据,对于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体育学院制订社会体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应该主要把握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实践课程教学等4个环节。人才培养目标要以生为本,区分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师范专业侧重培养有教改精神的合格中学教师,非师范专业要侧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人才培养模式要体现人才培养的多层次性和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处理好宽口径与厚基础、厚基础与强专业的关系;课程设置要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相适应,充分体现学生个性发展需要,要考虑专业特点设置综合课程,强调实用性和针对性;实践课程教学要突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采取切实措施保证一个学期的实习时间,确保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