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 首页 > 科学研究 > 教材
大学生体育健康
日期:2012-10-18 22:34:31  浏览量:1207
大学生体育健康
摘要:在全国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活动的背景下,分析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四个因素:90年代三维价值观中过分强调学生的心理健康;基础教育阶段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基础教育体育区域非均衡发展;基础体育课程改革理念与实践脱节等。提出大学生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些具体措施,目的在于实现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大学生身体素质

1.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背景

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下降,已引起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2006,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教体艺〔20066),200717,胡锦涛总书记在钟南山等十五位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的联名信上,作出重要批示:“增进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

2. 青少年学生体育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原因分析

2.1 “三维课程价值观中过分强调学生的心理健康

90年代以后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目标由单纯的体育观向生物、心理、社会三维体育观的转变,注重身、心、群三方面的和谐发展。在这个观念转变过程中,课程教学过分强调学生的心理健康,忽视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和谐发展。体现在课程教学上片面满足学生的兴趣,过分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过分重视体育锻炼效果的项目替代性,在教学大纲中,大量削减本应该有的锻炼和提高身体素质的田径、体操等运动项目,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学中不再安排田径和体操类项目。

2.2基础教育阶段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

2.2.1应试教育影响学生体育锻炼

为了制止应试教育继续危害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但是应试教育在我国有着极为深刻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在一定时期和社会范围内它的阴影仍然存在并影响基础教育目标的实现,它无形中影响基础教育的质量。

现在有许多中学把升学率指标作为衡量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以学习成绩好坏来评价学生的优劣,以及高考指挥棒现象的存在,影响素质教育思想观念的落实,一定程度上影响基础教育的质量。一方面,学校领导、老师只注重学生的文化成绩,忽视体育的学习,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体育在中学课程中是副科,而且学校领导、老师又重视不够,在多数情况下让位于文化课程的学习,加之学生、家长、老师、社会都看重文化成绩的客观存在,所以学生不可能有很好的体育知识、体育能力、体育素养,体育习惯也无法养成,必然导致学生体质健康逐年下降,而且把基础教育阶段应该解决的任务转交给大学阶段来完成,事实上大学也未能很好地接过这个任务,更缺乏必要的措施来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2.2.1 体育课程应试教育的危害

受体育教学大纲的影响,教学内容中大量削减田径、体操等项目,学生锻炼的机会减少,或者教师基本没有安排。

在大学一年级教学大纲中,过多强调太极拳、健美操以及球类项目技能的考核,没有对学生的力量、柔韧、耐力等素质作出要求,这种应试导向影响学生对身体基本素质的锻炼,课堂教学什么,就考什么,这种应试教育方式是导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2.3我国基础教育体育区域非均衡发展

基础教育区域非均衡发展是指各区域基础教育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师资调配、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处于一种不均衡的状态,具体体现在基础教育发展的两个方面,一是量的发展不均衡;二是质的发展不均衡,主要是质量和效益的发展不均衡。

从我国基础教育区域非均衡发展状况,可见基础体育教育非均衡性发展的必然,突出表现在师生比例、学历状况、生均经费投入及硬件设施等,经过分析这种状况是由区域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导致的。

一般说来,经济文化发展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基础体育教育课程资源相对缺乏,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体育教师师资缺乏,教师队伍结构极为不合理;二是体育教学的场地、器材等硬件条件不足;三是该地区在对体育课程作用的认识不够全面,难以真正贯彻和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由于这些地区体育课程资源缺乏,导致体育课程目标达成度较低,同时使得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体育观。

进入21世纪后,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都重视基础体育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加大对经济文化发展落后地区及广大农村的人才和经费的投入,东部地区支持西部地区,“工业反哺农业”,进一步加强基础体育教师的再教育,逐步缩小基础体育教育区域发展之间的差距,同时随着基础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入,可以预期这种不均衡状况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逐步得到改善。

3结论与建议

结论

3.1.1基础体育教育由于多种原因没有完成提高、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的任务,而把该任务移交给了大学体育,即大学体育课程在为基础体育补课,但大学体育教育阶段也未能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

3.1.2身体素质与体质健康成正相关关系。身体素质,特别是力量和耐力素质,是衡量民族体质强弱和身体活动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科学研究和体育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提高与体质的增强是成正比的。